一、將殘疾人教育真正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殘疾人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殘疾人教育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教育事業水平的高低,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福利水平與文明程度。把殘疾人教育真正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中,可以更好地發揮各學校的現有教學設施、師資力量、儀器設備、校園環境等的優勢,提高辦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又避免了重復投資,減少了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推動殘疾人一體化教育的開展,使殘疾人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有助于殘疾人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
目前,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相互脫節,殘疾人的平等教育權還末真正得到落實,殘疾人仍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殘疾人教育的有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在招生、學習、生活和就業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物質、環境保障,如缺乏無障礙設施、特殊的學習材料和工具等。殘疾人教育經費和教學用品極其匱乏,有的特教學校至今沒有一部傳真機、一臺電腦,許多特教學校因為差旅費不夠,甚至不能參加殘聯和特教委員會的會議和活動。我國殘疾人教育存在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級政府部門對殘疾人教育的認識存在偏差,因此,各級政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轉變觀念,將殘疾人教育真正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實施殘疾人教育,應當貫徹普及和提高相結合,以普及為重點,著重發展義務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積極開展學前教育,逐步發展高級中等以上教育的教育方針。根據殘疾人的身心特性和特殊需要對其進行教育,在課程設置、教材教具、教學方法及入學年齡等方面,都要依據其特性和實際需要而確定。各級教育部門要將殘疾人教育切實納入到國民教育的工作軌道,統一計劃、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一檢查。各地在規劃義務教育工作時,應同時對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作出規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增加經費投入,加強和完善殘疾人師資培養和教育機構的建設,大力扶持盲文、手語的研究與應用,特殊教材的編寫和出版,特殊教學用品及輔助用品的研制、生產和供應。抓好師資建設,經常性地進行師資培訓和輔助教員培訓,努力建立一支數量足夠、質量合格、學科配套的特殊教育師資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