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建于2006年,系殘聯定點培訓機構,設有內畫、工筆國畫、雕刻和電子商務等課程,學校自2016年培訓電商互聯網+ (網店運營,文字錄入等)382人。通過網絡平臺錄入記錄和不間斷的跟蹤回訪,學員互聯網錄入就業率達71.5%以上。
通過互聯網培訓,一部分學員做網店,一部分學員學習了平面設計在豬八戒網上承攬業務,一部分人學習了電腦在網上做快手直播,賣自己的繪畫作品,和手工作品。一部分人做各種形式的文字錄入.還有100多人在學校的文字錄入平臺上做兼職錄入,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殘聯和學校的協助下實現了就業。很多學員甚至組建了和美家庭。
培訓學員典型案例
案例一:付秋香,女,1990年出生 肢體殘疾拄拐2012年在校學習國畫專業,2016年在校學習電子商務,在網上創業賣醫療器械,年收入10萬元左右,獲網絡創業省級獎勵1萬元。
案例二:楊露丹,女,1992年出生 肢體殘疾拄拐,2010年在校學習繪畫,校長業余教其學習平面設計課程,2016年返校學習電子商務,畢業后自己成立科技網絡公司任法人,帶4個殘疾人網上創業承攬平面設計業務,年收入10萬元左右。2017年獲自主創業市級2萬元扶持獎勵。
案例三:劉月,女,1988年11月出生,幼時染上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她不向命運屈服,2009年坐輪椅來我校學習內畫技藝,畢業后和我校內畫老師戀愛結婚,雙雙搞內畫創作,擅長山水動物, 2012年作品“山水”在衡水市殘疾人藝術作品展中獲二等獎,2013年-2015年作品多次參加河北省殘疾人藝術展,2015年內畫作品“山居圖”被中國殘聯收藏。并在殘聯和學校的幫助下,自主創業2015年12月聯合3名殘疾人在商貿城開設了內畫店,出售殘疾人的內畫作品,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增加收入。2016年5月入圍河北省殘聯和省委宣傳部組織的“河北最美殘疾人”活動,進入網上評選前6名;2016年學習電子商務,在網上賣自己的內畫產品,每月達到一萬元以上的收入,畢業幾年用自己的網上繪畫收入買了房子。
案例四: 陳東忠,男,1985年6月出生(小兒麻痹后遺癥,雙腳不能走路,坐輪椅)2010年來我校學習內畫技藝,畢業后一直從事內畫業務, 2010年4月20日衡水晚報刊登了他的“立志飛翔”的文章,2013年2月23日衡水晚報為他播出了“身殘志堅學習內畫 學有所成回報社會”并在2011年衡水殘疾人自強模范光榮榜上留名。2016年學習電子商務在網絡做快手和網絡直播賣自己的繪畫作品、也買了自己的新居。
案例五:劉東旭,男,1990年12月出生,自小患小兒麻痹癥,下肢沒有知覺,從輪椅上長大。于婷婷,女1990年10月出生.脊椎裂患者2010年雙雙來衡水市殘疾人工藝美術培訓學校學習工筆國畫技藝,由于雙方學習刻苦,彼此扶持,畢業后熱戀結婚,共同創業,擅長富貴牡丹,人物佛像,現每幅作品2000元以上,2013年4月22日衡水晚報發表了“殘疾夫妻相扶持,揮毫潑墨繪丹青”的文章,表彰他們的事跡,2015年雙方病情加重,通過河北省交通電臺“992大家幫”夫妻雙雙將自己幾年深藏的18副繪畫作品,在愛心義賣活動中,賣回32779元,他的繪畫作品通過學習電子商務有了自己的網店,坐輪椅在家繪畫,網上銷售,一直有很好好的收入。他們做到了真正的自食其力!
案例六:蔡紅雨,男,1987年1月出生,脊椎裂患者,雙腿沒有知覺,靠雙臂柱拐用臂力拖拉走路。2010年來衡水市殘疾人工藝美術培訓學校學習外畫,作品“花鳥爭春”2013在衡水市殘疾人藝術作品展中獲1等獎、2013年-2017年作品多次參加河北省殘疾人藝術展,2016年5月入圍河北省殘聯和省委宣傳部組織的“河北最美殘疾人”活動,進入網上評選前10名;2017年在天津京津冀繪畫藝術家現場展演獲1等獎,現留校任見習老師,2016年學習電子商務也一直在網上出售自己精品繪畫作品,每月收入5000元以上。
案例七:范洪臣,男,1988年4月出生,河北阜城人,雙腿畸形,柱雙拐腿摔斷過三節,2012年來我校學習內畫技藝,愛好電腦操作,2015年3月留校辦公室工作,負責檔案管理,和招生業務,2016年提升為辦公室主任,同年學習電子商務。2017年學習文字錄入。除干好本職工作外.業余時間做些文字錄入,也在豬八戒網上承攬一些簡單的平面設計,晚上7-9點給學員現場直播平面設計課程達一年之久。
案例八:肢體殘疾坐輪椅26歲的耿青苗學習了互聯網+除畫內畫外,還做手工編織,一直在網絡用快手直播銷售自己的作品,最多7天在網上賣出自己編織作品獲8000多元.15歲在校學習內畫技藝,半年后自己有繪畫收入.原來一直是給各門店加工,近兩年自己在網上銷售,收入增加了一倍,也自己買了房子,裝修的非常漂亮.
……..
我們的培訓典型案例數不勝數
2017年培訓重殘學員學習互聯網文字錄入居家就業項目,使200來個學員走上網絡居家靈活就業之路。典型案例:
腦癱學員郭鵬帥20多歲,手握鍵盤不穩,通過自身努力做兼職文字錄入,日收入最多110多元。
祖艷朵肢體殘疾,兼職做文字錄入,現留校當文字錄入輔導老師,在輔導學員之余每天也有20-30元收入.
3. 張萌萌聽力殘疾,大專文憑,學習文字錄入后最多每天6個小時可做到80多元,現留校當文字錄入輔導老師.。
4.坐輪椅的劉英菊,劉成身體不好,都是沒有上過學,自學文化.通過培訓看完孩子和家務兼職也可以有20-50多元的收入坐輪椅的劉成,還兼職眾賢公司做文字錄入網上講解員。
二、社會效應和媒體報道及榮譽
學校自開辦至今多次受到了國家、省、市等有關部門的好評。
2009年被省殘工委授予“殘疾人之家”榮譽稱號。2009年衡水日報“大愛情深”第一版和第三版整版文章也曾表彰了學校校長康桂芬的助殘事跡。
2010年被國家教育部、中國殘聯命名為“全國特殊藝術人才培養基地”,被省文明辦、省殘聯授予“扶貧助殘示范基地”。 2012年被省殘聯、省扶貧辦授予“全省農村殘疾人扶貧工作先進單位”,被市殘聯、市殘疾人藝術家協會授予“衡水市殘疾人培訓工作先進單位”。
2013年成為河北省殘疾人技能培訓示范基地,多次受到中、省殘聯和省人社廳領導的好評。
2015年7月中殘聯就業服務領導來我校調研指導工作,視察了中心的培訓情況,并對我們的培訓、就業一體的模式給予肯定
2015年12月河北省殘聯在網上評選助殘之星學校校長康桂芬也獲得網上評選第二名
2016年5月12號時任市委書記現任河北省副省長李謙親臨衡水市殘疾人工藝美術培訓學校慰問學員,《衡水日報》頭版發表了《市委書記看望殘疾人》和《康桂芬和她的殘疾人學校-用心澆灌祖國的花朵”》的文章,對我們培訓學校的工作做了最大的肯定!。
2017年年1月“長城網”在頭版頭條發表了學校負責人“衡水市康桂芬11年堅持助殘讓殘疾人重拾“夢想”。” 的報道,以表彰學校及校長的助殘事跡!2017年被評為河北省優秀培訓基地。
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培訓,為廣大殘疾人真正實現了網絡就業之路。